商洛日报:——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商洛)暨商洛诗歌研讨会侧记 让诗歌照亮商洛山水
三月的商洛,桃红柳绿,春意盎然。3月30日至31日,以“商於古道诗歌之路”为主题的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商洛)暨商洛诗歌研讨活动在商洛市隆重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黄道峻,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江苏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叶延滨等众多文坛大腕和文艺评论家聚会商洛,围绕“商於古道诗歌之路”主题,对商洛近年来涌现出来的8位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赴“商於古道诗歌之路”进行了实地采风。
为中国诗坛所瞩目的“商洛诗歌群”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商洛涌现出一个庞大的诗歌群体,一批优秀诗人脱颖而出,在国内各大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在各类诗歌大赛中频频折桂,引起了陕西诗坛乃至中国诗坛的广泛关注,这便是这次诗歌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中国诗歌百年论坛在商洛举办的动因所在。
在这次研讨的商洛诗人们中,陈仓成为关注度较高的诗人之一。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写诗,诗作发遍了国内各大报刊,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等10多项权威奖项。尤其是近几年,他的“陈仓进城”系列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中篇小说《女儿进城》和《空麻雀》分别荣获上海市2013年度、2014年度文学作品奖,《女儿进城》被改编电影,《父亲进城》被翻译到国外。为了参加这次诗歌研讨会,他专程从上海赶了回来。
南书堂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呈井喷之势,作品遍及国内各大报刊,先后荣获《诗刊》《飞天》等杂志举办的全国性诗歌大赛奖项,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其诗集《临河而居》还获得了陕西省首届(2013)年度文学奖。
慧玮的诗歌创作起步早,成名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持续不断地发表诗歌作品,荣获众多诗歌奖项。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又大胆地寻求新的突破,一改已经成熟的抒情诗风,以一大批关注人生、关注人性的新作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远洲数十年如一日,把诗和生命融合在一起,始终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为诗歌闯荡都市十几年,又因诗退居商洛山中寻求安宁。他敬畏缪斯,以一种殉道精神传播诗歌,创办刊物,在诗坛具有一定的影响。
郑学良是长期生活在柞水深山的一位小学教师,是在真正的慢生活中感悟诗意、用安静写作的诗人,其代表作《冬天来了》感动了众多读者,一直广为传诵。
打工诗人陈年喜是一位常年用血汗写诗、用生命体悟诗意的特立独行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像扛在肩头的凿岩机,能够抵达生活的深度,读来让人揪心颤栗。2015年,他先后应邀参加了北京皮村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上海《我的诗篇》纪录片首映礼、四川卫视“诗歌之王”节目录制,为诗界所瞩目。
左右是一个在无声世界里体悟诗意的聋哑诗人,从15岁开始习诗,在自我营造的孤独里,他总能聆听到来自肉体和灵魂深处的神秘语言,从而写出与众不同的诗篇,曾先后荣获第六届珠江国际诗歌节青年诗人奖、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年度诗歌佳作奖、首届陕西奋进文学奖和第四届柳青文学奖。
吕布布是这次研讨的8位商洛诗人中唯一的女诗人,被大家戏称为“七叶一枝花”。在多年的漂泊生涯里,她始终坚持超现实写作,感觉独到,才思敏捷,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吉狄马加眼中的商洛
在这次诗歌盛会上,吉狄马加无疑成为了商洛作家、诗人们追逐的明星。作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对商洛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贾平凹的作品,他读过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对商洛这块地域充满好奇。因为还要去参加另外一个研讨会,他没能到贾平凹的老家去实地采风,但通过研讨商洛8位诗人的作品,吉狄马加对商洛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已有了较深层面的了解。
吉狄马加说,商洛人杰地灵,出了贾平凹这样的当代文学大家,又出了这么多诗人群体,不是偶然的,有文化、文脉的传承,李白、贾岛、白居易等古代诗人们在商洛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为这块地方注入了灵气。这次研讨会,在研讨诗歌的同时,对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山川文化进行研讨,总结这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研究其对作家诗人们的影响,有很深的文化意义。商洛资源丰富,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反映了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经济和文化旅游。商洛有贾平凹这一张名片,有一大群作家诗人群体,这对提升商洛对外影响力有很大的作用。
贾平凹谈商洛诗人
在3月30日上午举行的商洛诗歌研讨会上,著名作家贾平凹对商洛诗人寄予了厚望。
贾平凹说:“商洛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通往长安的大通道,也是一条诗歌之路。今天有这么多作家、诗人谈诗论道,就有一种很好的气息。中国正经受社会大转型期,传统文化快速流失,文学被边缘化,人们的追求和向往已发生变化,但也是出大作家、大诗人的时代,对诗人而言是最好的时候。”
“商洛有一批写诗的人,都在坚持写诗,而且写得特别。我觉得写得好,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才吸引了这么多人来关注商洛。”
“今天研讨的陈仓、南书堂、慧玮、远洲、郑学良、陈年喜、左右、吕布布这8个诗人,目前最起码是商洛诗人的代表,他们都在社会底层、基层,尤其好多都在最基层,他们都爱好诗歌,心中有祖国,有人民,善于进行思考。他们写的诗有各自的底气,都是些从石头缝里、地缝里和树林里憋出来的一股子气,发的都是些土声,都是些山魂水鬼,里边有对中国目前社会的思考,也有一些呐喊,一些振奋的东西、哀怨的东西、苦闷的东西,诗人们都表达了出来。(他们的作品)能获得社会上的认可,一方面这些诗都蕴含真感情,再一个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商洛特点,对中国目前现状的思考也比较深,各种因素促成了这个群体。”
“文学创作基本上是互相影响的,一出要出一窝人。商洛原来被大家称为‘戏剧之乡’,有那么多人搞戏,写戏人那么多,就互相影响。后来有人开始写小说、散文,现在有这么一批写诗的人,这种风气是商洛独特的一道风景。目前在陕西文坛上,商洛也是一个重地。对于整个商洛的文学创作包括诗歌创作,我觉得坚守的很好,现在搞创作,包括搞诗歌,基本上养活不了人的,只能说是你特别爱好,爱好以后它就有社会责任感,然后把这个当事业发展下来。”
“这次能花这么大的力气,开这么大的会,我觉得是极不容易的,以前从来没有请中国这么多重要人物到商洛来,它是开了一个风气吧。以后在小说界、散文界、戏曲界可以办乐彩网17500类似的活动,对于繁荣商洛的文化生活、对于出人才出作品绝对有好处。”
谈到对商洛诗歌界年轻诗人的希望时,贾平凹说:“希望他们把诗歌能坚守下来,把自己的爱好能坚持下来,常年写下去,它毕竟是提升人灵魂和精神层面的一个东西。”
一次收获颇多的诗歌盛会
商洛诗歌研讨会由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阎安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诗歌评论家、著名诗人张青华、欧阳江河、谭五昌,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臧棣,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晓琴,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同彬,《扬子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胡弦及编辑部主任白小云等分别就陈仓、南书堂、慧玮、远洲、郑学良、陈年喜、左右、吕布布8位诗人的作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既肯定了他们的成就,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同时对商洛诗歌的未来寄予了厚望。研讨会紧凑而热烈,与会的专家与诗人们竞相发言,主持人不得不一再延长会议时间,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
当日下午,与会的专家、诗人们移师商洛学院,出席中国新诗百年论坛。论坛以《新诗以来诗人身份的建构》为主题,由著名诗人胡弦主持,阎安、张青华、欧阳江河、臧棣、谭五昌、张晓琴、何同彬等就诗人的社会角色、诗人自身的角色意识,新诗的发展与多样性,诗歌语言的破坏、革新、分裂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商洛诗人陈仓、吕布布分别就诗歌创作谈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商洛学院200多名师生一起聆听了研讨。
感受商於古道的诗风与记忆
3月31日,阳光明媚。参加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商洛)暨商洛诗歌研讨会的专家、诗人们沿着商於古道,先后到商南金丝大峡谷、丹凤竹林关桃花谷、商山四皓碑林、棣花古镇、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和船帮会馆进行采风,感受商洛的人文历史和地域风情。
在金丝峡,桃花红,梨花白,漫山的野花随风摇曳,潺潺溪流一路相随。作家、诗人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拍照,要把这里的美景留在相机中,带走美好的回忆。著名诗人阎安手里始终拿着一个速记本,每到一处景点,都要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美丽的金丝峡让他诗兴大发,现场写下了一首诗作:“金丝峡谷/险峻和柔韧相结合/兰花谷的泉水/可以让人直接迷失/……一万个爱你的人/再也把你劝不回去。”
著名诗人、北京大学教授臧棣走累了,躺在一个躺椅上不想下来。他说:“这里的阳光太美了,实在想多享受一下阳光。”他看见一棵红豆杉,听记者介绍后,非常高兴,拿起相机仔细地拍照,把红豆杉的花蕾也拍了下来,并站在红豆杉前让记者给他拍照留念。
臧棣说,他从小就喜欢秦岭,来到商洛,看见了真实的山水,感觉这里山清水秀,有一种天然的美,有不一样的气象,在商於古道体味一种古代记忆,感受很深。来了这里,才能理解商洛诗人们写的很深,对这块土地有很深的感情,这对都市人来讲,也是一种共同的财富。”
阎安参观二郎庙和关帝庙时,留心记下了两座建筑的不同风格。他对记者说:“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看见山就是看见了故乡,山和水让人心里感到踏实和亲切,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也就是在乡村,诗人才会有写诗的冲动和激情。商洛真是一个好地方。”
在棣花古镇,我陪北师大教授谭五昌老师采风,谭教授一边走一边看,并不时地拍照留念,我给他拍摄了在清风街前的照片。谭教授说:“棣花真是一个好地方,百闻不如一见,看了之后很亲切,古建筑、荷塘、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等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文化底蕴的厚实。”
一路欢笑一路歌
非常凑巧的是,在金丝峡,陈仓邂逅了自己20多年没见过的堂妹和弟媳妇,不禁喜出望外,大声喊来诗友和他分享兴奋的心情。
在金丝峡景区一个小吃点小憩时,臧棣、阎安、胡弦、白小云听女店主介绍了神仙叶凉粉,就坐下来要吃凉粉。阎安和女店主交谈起来,了解到女店主就是金丝峡里高山人时,阎安询问她家有没有地种,种的粮食够不够吃。等神仙叶凉粉调好了端上桌,阎安尝了一口,直喊好吃。吃了一碗,阎安还要再吃一碗。店主给他调凉粉时,阎安走进店内,看见桌上有黄瓜,就自己动手把黄瓜切成丝,放进了店主给他调的第二碗凉粉里。他还指导店主,凉粉里放点绿色的,色香味俱全,不吃看着都香哩。等阎安把他的凉粉端出店门,胡弦见了说:“阎老师,不对呀,我的凉粉里怎么没有绿色的?难道这店是你家开的?”说得大伙儿都笑了。
凉粉吃完了,商洛的诗人们要给他结账,阎安坚决不同意,笑着说:“商洛人挣商洛人的钱没意思,就要人家挣西安人的钱!”小小的一个细节,见证了诗人们的豪爽和坦诚。
4月1日,出席盛会的专家、诗人们陆续从丹凤离商。大家依依不舍,一一握手、拥抱,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这次研讨活动,商洛的诗人和全国的作家、诗人们加强了沟通和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必将为推动商洛诗歌创作增添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商洛诗歌走出秦岭,走向全国,进一步扩大“商洛文化”之乡的影响力,也必将在商洛文化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