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5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回顾
“十三五”期间,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内涵建设,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水平持续提升。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入选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确定为陕西省首批“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荣获科技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20年建成丹江校区并投入使用,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的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成功召开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班子,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80个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扎实开展“以案促改”,持之以恒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学校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全面推行处、科级干部竞聘(争)上岗,选拔任用处、科级干部136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业已形成。学校3次荣获省属高校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统一战线、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和群团工作扎实有效,汇聚起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二)学校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落实“一章八制”,制订修订管理制度283项,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推进机构改革,调整设立党政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辅单位、学术科研单位38个,对虚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在办学治校中的重要作用,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管理机制,扩大二级院部办学自主权,办学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三)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培并举,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四有”好老师队伍。引进教师202人(其中博士51人),博士总数132人,高级职称教师255人,“双聘院士”2人,“双师型”教师204人。全面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教师队伍活力不断增强,20人入选省级各类人才项目,15人荣获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陕西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24人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8人在省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奖。
(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课堂革命”,完善“双四六”人才培养模式。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63项,省部级以上新工科、新农科项目4项,省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31项。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一流课程”9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门。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7个。学生参加“大创”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28项、省级立项355项,连续三年荣获“互联网+”大赛省赛金奖。1431名学生考研深造,285名学生应征入伍,600余人远赴新疆、西藏等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涌现出“中国好人”“世界技能大赛”铜牌获得者等一批优秀青年。广大青年学子不负青春韶华,争做新时代文明大学生蔚然成风。
(五)学科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入选陕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获批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新增研究生导师2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24人。大力加强专业建设,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新增人工智能、网络与新媒体等10个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1个,其中,应用化学等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等9个专业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资格。
(六)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坚持面向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获批建设院士工作站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17个,科研平台布局不断优化。获批陕西省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研团队建设持续加强。国家级科研项目实现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科技发展专项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6项,科技经费到账大幅增长。教师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17篇,其中三大检索及新华文摘、CSCD、CSSCI等收录、索引547篇,授权专利563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项、高校科学技术奖8项,商洛市科学技术奖20项。“乡村流动科技馆”科普品牌效应凸显,《商洛学院学报》入选“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七)服务地方发展亮点纷呈
积极践行服务地方使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率先实施“根植地方行动计划”,开展高校企业“双走进”活动,根植地方项目立项290项,服务商洛267家企事业单位,获各类荣誉奖励23项。向各级政府提交咨政报告60份。对接产业需求建成森弗健康学院、博士工作站4个、农业推广站2个,组建6个专业人才服务团,遴选20名省、市科技特派员,开展产业培训和技术服务2000余次,解决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国培”“省培”等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各类人才13492人次。扎实推进“双百工程”“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4个,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1次和陕西省教育工委“双百工程”工作先进单位3次。
(八)国际国内交流持续深化
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国(境)外15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选派182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140名国外高校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与9家地方政府、31所国内高校、151家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举办“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等多场高规格学术会议。与汉江流域大学联盟、陕南发展研究院成员单位合作持续走向深入。赵鹏大、张生勇、樊代明等“两院院士”及150余名知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活动,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开放办学的新格局业已成型。
(九)校园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拓宽办学空间。新增土地213亩,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北新街校区建成教学综合大楼、学生公寓2栋和青年教师公寓2栋。张村校区建成实践教学基地。丹江校区建成秦岭植物创新利用工程中心、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学生公寓2栋、标准田径场、体育综合训练馆,“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新增纸质图书21.48万册,电子图书50余万册。“一卡通”投入使用,易班、教务管理等信息化应用上线运行,无线网实现全覆盖,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十)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坚持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资金,财务运行总体平稳,学校重点项目建设、教学基本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有效保障。稳步推进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管理质量、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常见传染病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确保了全体师生健康安全。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子女入学难题彻底解决,离退休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校园稳定和谐,被授予省级“平安校园”称号。
“十三五”时期,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改革先导作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三是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商洛大地办大学,走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发展道路,办学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四是坚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全校师生凝聚共识、团结拼搏,成为促进商洛学院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学校目前还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同在。目前,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比较缓慢,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数量不多,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是制约学校事业长远发展的瓶颈,亟需加快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追赶超越新篇章。
(二)发展定位
1.办学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
2.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深化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3.服务面向: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创建“秦岭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创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积极培育建设省级“一流学科”。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凝练打造“秦岭学”,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取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调整专业布局,建设新专业2个,本科专业稳定在40个左右。增加省级“一流专业”2个,培育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加快推进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2000人左右,自主招收培养研究生50人左右。坚持“三全育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强化“一流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增加省级“一流课程”10门,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15项。探索校企合作新形态,提高实验实训教学水平,力争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000人次,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00项,获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25项,同时确保各赛道获省级复赛金奖项目数稳步增加,力争实现国赛奖项零的突破。考研上线率10%以上。
——师资队伍。坚持引培并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达到90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700人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达到280人左右,其中教授70人左右,二、三级教授5-7人。博士数量达到180人以上,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25%以上。增加客座教授6-10人,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3人,积极培育省级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陕西高校青年优秀人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对90%以上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训,支持100名以上教师进修访学或学历提升。
——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和水平。新增省级科研平台3-5个,培育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5个。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项,其中国家级15-20项、省级重点50项。科技经费总计2亿元以上。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充分释放教师创新活力,争取省部级奖励10-12项。围绕商洛“一都四区”建设目标,与地方共建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产业发展平台4-5个、博士专家工作站6-8个。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大学创新经济圈,深入推进人才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工作,进一步提升“双百工程”建设质量,助力地方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办学,提升交流水平、扩大合作规模。建立国(境)外合作院校15-20所,国内合作院校15-20所,其中高水平大学10所。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招生100人以上。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培训80人以上,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100人以上,接待国(境)外来访交流人员100人以上。引进支持省级以上学科平台建设的国(境)外合作学者3人以上。承办国际会议2-3次,不断扩大学校声誉和影响力。加强校友组织建设,完善校友工作网络。
——办学条件。统筹校内外资源,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丹江校区实训工程中心和1栋学生宿舍楼。争取国家基建投资,适时启动北新街校区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和丹江校区二期建设。学校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5亿元,纸质图书达到120万册,电子期刊达到25万册,电子图书达到90万册。获批省级文明校园。积极配合商洛市政府,推进学校整体迁建工作。
——信息化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构建“一张网,一中心,两平台,多应用”的信息化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特色优质校本数字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智慧教育环境,实现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民生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职工收入稳中有升。加强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通过自建、团购等方式保障职工住房需求,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和环境。关心离退休职工生活,建设好附属小学与幼儿园,为职工子女入托入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改善学校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三、“十四五”发展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学校实施“八大工程”,加快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党的建设引领工程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为抓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序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原则,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落实“三项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校内巡察工作,切实发挥巡察监督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加强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加强统一战线和老干部工作,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二)学科专业培优工程
——加强学科建设。坚持“整体规划,分层建设、重点支持、全面推进”的原则,加快理学、工学、农学学科特色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学科,打造具有优势特色、支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内涵发展的学科体系。全方位协同推进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授权点建设,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培育学科增长点。立足秦岭资源禀赋,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整合校内外生物、矿产、地理、气象、水文、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资源,凝练打造“秦岭学”。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四新”建设为引领,坚持“重应用、强服务、促融合、创特色”,科学规划、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推动现有省级“一流专业”特色化建设,发挥“一流专业”示范带动作用,以师范类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推进专业共同体建设,巩固师范类专业传统优势,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专栏1:学科专业培优工程
1.学科培优计划。加强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建设力度,围绕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新增2个校级重点学科,积极培育省级“一流学科”。
2.硕士授权单位建设计划。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25%以上,生师比不高于17:1,生均经费收入3万元以上,教师年均科研项目到账经费4万元以上。
3.硕士学位点建设计划。2023年,获批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教育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2025年,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达到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基本要求,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达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要求。
4.学科育新计划。探索培育“秦岭学”。
5.国家级“一流专业”培育计划。在生物技术、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等8个省级“一流专业”中,择优培育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
6.专业认证推进计划。稳步推进12个师范类专业通过二级认证,工程类专业认证取得突破。
(三)人才培养提质工程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实践教学,持续深化“双四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推进科教深度融合;探索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坚持五育并举,优化课程结构,加大体育美育劳育类课程设置比重,促进课程体系科学化。以省级“一流课程”为示范引领,大力开展“课堂革命”,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课堂组织形态,强化课程评价机制,建设一批“一流课程”。强化教材建设,编写出版一批特色校本教材。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以教师科研项目与成果为基础,创新创业学院为支撑,创新创业平台基地为保障,学科科技竞赛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工作激励机制。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共同建设学生创客空间和创业园区,搭建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平台基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协同机制。以“互联网+”“大创项目”“挑战杯”为依托,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提升学生教育服务管理水平。发挥全校育人合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提高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十大育人”项目,强化“三早一晚”等学风示范工程,持续推进“不负青春韶华,争做新时代文明大学生”等主题思想教育,打造优良学风。提升服务、教育和管理能力,持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拓宽社会资助渠道,实现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全覆盖”。不断提高招生工作水平,扎实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实现招生就业质量双提高。
——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围绕地方需求,扩大继续教育办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构建特色鲜明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打造服务地方行业与企业的继续教育品牌。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质量监控机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出台专业认证激励政策,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及反馈制度。强化教学周期、教学重点环节常规检查机制,促进教学资源合理利用,保障教育教学取得实效。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指导方针,持续开展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控工作,确保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顺利通过。
专栏2:人才培养提质工程
1.“学院+”计划。“学院+四新”建设,每个二级学院至少新增1个省级以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院+学院”建设,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建设1个现代产业学院类项目。
2.“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建设一批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评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每个二级学院至少新增1名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教师;每年举办“精品课堂”展示周系列活动。
3.特色教材建设计划。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出版1部特色教材。
4.就业质量提升计划。开展特色化就业教育,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支边支教、参军入伍,支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考研上线率稳步递增,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5.审核评估推进计划。开展评估申请、学校自评、线上评估、入校评估等工作,顺利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四)师资队伍引培工程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通过师德主题宣传月、教学名师讲坛、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继续教育、评优树模等方面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培支持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遴选和聘用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各项人才工作制度。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发挥其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指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新入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作用。持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师德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导向的评价方式,形成较为完备的职称自主评审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构建重实绩、重贡献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
专栏3:师资队伍引培工程
1.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开展师德师风宣传,签订师德承诺书,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树模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博士总数达到180人以上,大力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
3.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育省级以上青年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10人以上。
4.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对90%以上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训,支持100名以上教师进修访学或学历提升。
(五)科技服务创新工程
——深化科技管理创新。以“四个面向”为引领,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推动平台、团队、项目、资金一体化配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小切口、微创新”,激发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探索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和结题备案制,强化目标契约和合同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和支配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建立以创新、质量、实效、贡献度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优化平台建设布局。统筹校内外资源,按照国家级平台填空白,省级平台做增量,市、校级平台强特色的建设思路,协同推进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平台”建设,构建“一院一重点,一院一特色”的科研平台(基地)发展新格局。用好“厅市会商”政策,依托平台(基地)汇聚人才、组建团队、孵化成果。建立科研平台动态监督、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加强新型校企研发平台建设。
——加强科研团队与项目培育。建设3-5支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创新团队。实施创新团队“青苗计划”。强化团队管理和绩效评估,完善团队内部的学术交流制度。聚焦地方产业发展,承担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产业链创新工程项目。提高国家级项目、标志性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促进横向科技经费到账快速增长。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参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聚焦孵化器、加速器、促进器三大目标,探索“高校+企业”产出的技术成果放大、转化、应用和推广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增强服务地方能力。聚焦商洛“3+N”产业集群和着力打造的17个重点产业链,校企合作共建一批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高质量完成“双百工程”帮扶任务,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建设一批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科技示范镇、科技示范村及博士专家工作站。开展特色科普教育工作,凝练打造科普教育品牌。加强“商洛发展研究院”“商洛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菊芋、食用菌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智库建设,构建环大学创新经济圈。
专栏4:科技服务创新工程
1.科技平台“1+N”计划。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野外观测试验站、技术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实现二级学院省级科研平台全覆盖,形成依托平台组团队、依托团队促成果的科学研究新格局。
2.科技创新团队“青苗”计划。遴选2-5支成长性高、潜能大的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打造高水平省级创新团队。
3.标志性成果培育计划。瞄准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遴选一批基础较好、具有一定成果积累的项目进行重点资助,促进标志性成果产出。
4.校地融合发展计划。高标准建设“商洛发展研究院”“商洛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菊芋、食用菌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乡村振兴学院。
5.“1+7”环大学创新经济圈建设计划。依托丹江校区,构建环大学创新经济圈核心区。在六县一区高标准建设博士专家工作站,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圈辐射区。
6.学术科普品牌计划。加强特色栏目建设,提升《商洛学院学报》学术影响力。发挥“乡村流动科技馆”示范作用,打造一批科普品牌,提升学校社会声誉。
(六)合作交流拓展工程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优势特色专业为依托,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构建开放性办学格局。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等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育融合创新,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提升。
——加强师生国际交流。选派管理干部赴国(境)外交流培训。支持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申报各类公派留学项目。按需引进国(境)外高水平教师。联合国外大学开展“3+1”“2+2”“4+0”等本科双学位项目,鼓励学生赴海外学习深造。
——深化国内合作交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国内高校的交流,强化与汉江流域大学联盟、陕南发展研究院成员单位的联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做好校友工作,凝聚学校事业发展力量。
(七)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完善基础设施。统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和运行质量,推进5G网络与校园网络融合。建设标准化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完善基于IPv6的新一代互联网,完善校园“一卡通”等应用系统建设,维护更新网络设施,优化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基础环境。
——打造智能环境。建设交互式、智能化、开放型的智慧教学环境,开展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满足师生多样化的课程互动需求。建设智慧实验室,实现实验过程精细化、智能化和移动化,实验指导远程化,实验操作协同化。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环境,服务节约型校园建设,保障平安校园建设。
——融合应用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重点打造融合门户网站、个人空间和办公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校园事务办理、信息查询等自助服务工作,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共享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资源,支撑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推进数字资源建设。构建在线教学平台与特色数字教学资源库,加强数字化教材资源建设,支持“一流课程”建设。增加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档案等数字化科研资源,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营造数字化、泛在化教育环境。
——加强网信安全。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化安全制度,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工作,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强化网络运维管理,促进软件正版化和国产化工作,加强网络舆情防控,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安全环境。
专栏5: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1.构建“一张网,一中心,两平台,多应用”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高速、可靠的校园网络,建设标准化数据中心,建设校园云计算平台和建设在线教学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大厅”,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等应用体系。
2.校企合作赋能提升计划。加强校企合作,引入校外优质资源,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
(八)文明校园创建工程
——建成省级文明校园。以“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建设好、师德师风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阵地管理建设好”为核心,扎实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引领,带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建设,把学校打造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文明高地。
——推进校园基本建设。统筹办学资源,争取国家、省市基建项目资金,建立基建项目库,按照科学决策、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校园基本建设。积极配合商洛市政府,推进学校整体迁建工作。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提升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水平,完善人文景观、文化标识建设,进一步塑造校园人文精神和育人氛围。坚持高水平、原创性和品牌化原则,结合重大政治活动和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高品质、高参与率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一院一品”文化品牌,提升学校文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彰显文化育人特色。深入发掘学校校史文化、商洛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承弘扬“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文艺实践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打造全媒体矩阵,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创新。培育扶持一批优秀学生社团,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建设、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打造精品社团文化。
四、“十四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谋划、统筹推进规划落实。建立规划督查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规划落实责任,制订实施目标任务分解、调整修订、年度检查、中期验收、检查考核等工作制度,按年度、有计划推动规划落实。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作用,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明确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规划实施主体地位,将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协调联动的规划实施格局。
(二)强化民主管理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持续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理事会等组织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作用。做好统战、离退休和群团工作,充分调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离退休人员和广大师生参与学校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吸纳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和方式。持续推进校务公开、信息公开,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为顺利落实规划提供依据。
(三)强化资金保障
科学编制“十四五”资金预算方案,确保经费预算与规划紧密结合。完善经费使用决策机制,严格财经纪律,强化重大项目和经费审计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确保财务运行平稳。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广泛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校友捐助,拓宽经费筹措渠道。落实勤俭办学理念,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持续见效,统筹盘活各类资源,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四)强化督办检查
实施规划全过程监管,制订年度督办工作方案,加强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检查,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校内公布。落实责任制,强化跟踪问效,将规划落实情况作为部门考核与干部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未按期完成规划任务的单位要据实问责、限期整改,确保规划指标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