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术预告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学术报告会:修建桥谈非遗传承保护

发布时间:2025-05-09 点击数量:

报告会主题: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应用路径

报告会时间:2025年5月14日14:30

报告会地点:北新街校区图书馆2楼报告厅

报告会内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解读

(一)非遗活态传承及保护的现状

(二)基于国家层面的传统文化复兴战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生态(高校的角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一)文化基因的当代价值解码

(二)案例分享:

(1)美术:凤翔木版年画

(2)曲艺:商洛花鼓、民歌、秦腔或小调

(3)文旅融合:非遗文化遗产与区域旅游品牌的内涵建设的关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应用路径

(一)数字技术赋能创新路径

(二)非遗文创助力活态传承

(三)科研项目及学术话语建立

四、现场互动指导与答疑

修建桥简介:1957年7月生于西安。陕西省文化馆研究馆员,原省文化馆副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民间艺术促进会副会长,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出版有《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凤翔卷》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特殊贡献奖”,《陕西木版年画》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获2019陕西省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修军的艺术世界》、《修军的艺术》(一套三册)等书籍画册。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有20多幅作品在省级以上画展中获得各种奖励,为多家美术博物馆收藏。

为了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文化传播、艺术教育及根植区域服务地方中的潜能,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团队特邀非遗领域知名专家修建桥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主讲人将结合个人从业经验积累,通过典型案例解析,构建新时代“非遗研学+活态传承+动态保护”的立体创新应用体系。旨在通过非遗文化研学赋能陕西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文艺事业繁荣注入区域高校研学活力。同时,也是艺术学院作为主办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团队”在建设过程中的高水平研讨交流活动。我院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形成艺术学院产教研学特色教学模式,履行乐彩网17500: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和服务地方的功能,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文艺创作之间的融创路径。